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秋枫的博客

活到老学到老增强体质发挥余热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国画起步   

2010-04-17 00:28:13|  分类: 美术绘画书法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 

国画起步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中国绘画艺术,源远流长,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,并在世界美术史上形成了独具风格的中国民族     绘画体系.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国画起步用写意的笔法,描绘了花卉、禽乌、虫草、蔬果,目的是供中国画爱好者了解花、草、虫鱼的作画步骤与表现方法,掌握最基本的绘画技能。初学者在学习过程中应多观察自然界,多练、多画、多看一些名家的作品,用功日久,就能逐步做到得心应手,掌握中国画的一些客观规律。

   工具介绍:

笔分硬毫与软毫两类,狼毫、紫毫等为硬毫,它的特点;有弹性、吸水少,流水快,用它画线条,挺拔、流畅,也容易画出枯笔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羊毫为软毫,它的特点;吸水多,流水慢,用它画出的墨色滋润、圆浑,画大片色块,浓淡变化明显。          颜料;可用软管国画颜料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墨砚;墨用油烟墨,砚以磨出细腻发黑的墨为好,有时,为节约时间,也可使用墨汁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纸;写意国画用的纸是生宣纸,生宣纸种类很多,徽宣比较好,能表现墨色效果,但开始练习时,可用毛边纸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水和盛器;

画国画,水很重要,画面枯润浓淡,干湿全靠用水分来调节。

调色盆;以白瓷的平底盆子为好,也可用白瓷砖代用。

   笔墨运用的基本方法;

      一、 墨分五色;浓、重、淡、清、焦。浓墨经过水的调合可出现很多浓淡的色层。

浓墨加水就变重再加水就变淡再加水就变清,浓墨再磨浓就变焦墨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二、笔含水少为干笔,含水多为湿笔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三、笔头按得低就出现粗线。笔头稍提起,线就变细。行笔慢就形成湿墨线。行笔快,线就出现飞白,形成枯墨线。

四、行笔时,笔毫在线的中间称中锋,用中锋画出线条浑重。行笔时,笔毫在一边的称侧锋,用侧锋画的线条轻快。笔先蘸淡墨,后蘸浓墨。用中锋画出的线条先浓后淡。用侧锋画出色块,一边浓,一边淡

五、用笔和用墨是一种技巧的两个方面,笔迹必须用墨色来表现,一笔下去既是笔,也是墨,笔墨是从点、线、面三个方面来表现的。

1  点是用笔尖骤起骤落地正在纸上,点要有大小、形状、浓淡的变化,特别要注意有聚散的变化,有的地方点要多,有的地方点可少一些,不要平均对待。

 

2  线有顺笔、逆笔,有的线给人感觉持重、圆浑,有的线使人感到轻巧、流利。画线要注意粗细、刚柔、曲直的变化。

 3、面是大色块,对画面起着重要作用,要注意浓淡、干湿的变化。

  不该出现的问题; 点排列整齐、大小一致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线 出现鹤膝、蜂腰、平行、鼓架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面 浓淡一样,没有变化。

         国画着色的基本知识

一、颜料分两类;

  1、矿物质颜料;它一般不透明,如;石绿、石青、朱砂等。石绿、石青粉末沉淀后,漂在上面的称三绿、三青,在下面的称头绿、头青。朱标与赭石是矿物质颜料,但它粒细,也较透明。

  2、植物质颜料较透明,它不影响墨色,能与水一起渗化。

二、常用的颜料;

  有花青、藤黄、曙红、胭脂、朱标、三绿、三青、锌白、桔红、太青兰、大红、赭石。

  1、花青十藤黄=汁绿。

  2、曙红十花青=紫色。

  3、赭石十淡墨=墨赭。

  4、颜色十水,色彩变淡。

  5、颜色十墨色,色彩变沉着。

三、国画着色基本上采用有浓淡的固有色。如;

    红花涂红色,枇杷涂黄色,黄瓜涂绿色,但不要平涂,而要求有浓淡变化。

   1、笔头含清水,笔尖蘸花青后出现的效果,一边浓一边淡。

   2、用笔先蘸藤黄,再蘸朱标,在笔头中自然混合的效果,这种颜色可涂枇杷。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2006.9转载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297)| 评论(1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